以逸待劳的故事:古代智慧教你如何后发制人

以逸待劳的故事:古代聪明教你怎样后发制人

一、什么是“以逸待劳”?

“以逸待劳”听起来像偷懒,其实是一种高明的策略!它的意思是:在对手奔波劳累时,自己养精蓄锐,等到对方筋疲力尽再出手。就像打游戏时,你躲在草丛里等敌人技能放完再收割,是不是很聪明?

这个成语最早出自《孙子兵法》,后来被列入《三十六计》第四计。古人打仗用它,现代人职场、商战甚至体育比赛也能用——关键就是“以静制动,后发制人”。

二、历史上经典的以逸待劳故事

1. 曹刿论战:三通鼓后的绝地反击

春秋时期,齐国攻打鲁国。鲁国有个叫曹刿的谋士说:“齐军擂第一次鼓时士气最旺,第三次就蔫了,咱们等着!”果然,鲁军按兵不动,等齐军冲了三次累成狗,才一鼓作气反杀。这场“长勺之战”堪称教科书级的以逸待劳案例。

2. 孙膑围魏救赵:跑断腿的庞涓上当了

战国时,魏国猛攻赵国。孙膑不直接救赵,反而带齐军直奔魏国老巢大梁。魏军主帅庞涓急忙回援,结局在桂陵被以逸待劳的齐军伏击,连自己都当了俘虏。这招“围魏救赵”后来成了三十六计其中一个,精髓就是让对手跑断腿再揍他!

3. 刘邦的“乌龟战术”耗死项羽

楚汉相争时,刘邦打不过项羽就死守关中。项羽的军队东奔西跑累到吐血,刘邦却悄悄壮大实力,最终垓下一战定乾坤。你看,有时候“怂”也是一种聪明!

三、现代生活中的以逸待劳聪明

1. 职场:别急着当出头鸟

同事抢着加班表现?不如先观察领导真正需求,等别人折腾不动了,你再拿出精心准备的方案。就像网友说的:“卷王先上,我负责捡漏。”

2. 投资:耐心等“黄金坑”

炒股追涨杀跌容易亏,高手都学巴菲特——市场恐慌时抄底。记住:别人贪婪我恐惧,别人恐惧我贪婪!

3. 体育比赛:跟跑战术的胜利

马拉松冠军往往不是一开始领跑的人。专业选手会紧跟第一梯队,最终几百米突然加速。这招在自行车、游泳比赛里也常见,本质就是消耗对手体力。

小编归纳一下:以逸待劳≠躺平摆烂

要注意!以逸待劳不是躺平等运气,而是暗中蓄力、精准出击。就像打王者荣耀,蹲草的前提是你得知道什么时候跳出来收割。下次遇到难题时,不妨想想:能不能让对手先折腾,我再优雅收场?

(小提示:百度搜索“以逸待劳的故事”的人,可能正面临竞争压力哦~)

版权声明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