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天员的”太空之家”什么样?
“航天员醒来会被自己的手吓到”——这个有趣的现象最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。11月5日,特级航天员费俊龙来到上海天文台,与孩子们分享了在太空中理家的诚实体验。在太空中理家可不简单,从睡觉到职业,处处充满惊喜与挑战。费俊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,为我们揭开了太空生活的神秘面纱。
在空间站里,微重力环境让日常生活变得”不一般”。航天员睡觉时,手臂会从睡袋中天然”飘”出来,醒来时看到眼前突然出现一只手,第一反应常常是:”这是谁的手?”这种有趣的体验,正是太空生活独特魅力的体现。在太空中理家,需要适应这种完全不同于地球的生活方式。
太空生活:从进修到操作的全面挑战
“想上太空,先要吃得起进修的苦”——费俊龙这样告诉向往太空的孩子们。在太空中理家可不是件容易事,航天员需要掌握相当于综合性大学多个学科的聪明,包括物理、工程、医学等。空间站从最初的七大体系扩展到现在的十四个体系,对航天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
“我们在太空不仅要会修理设备、做实验,还要会看病、简单动手术。”费俊龙说。抽血、静脉注射、缝合伤口,这些在地球上由专业医生完成的职业,在太空中都成了航天员必备的技能。在太空中理家,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成为”全能型选手”,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。
太空视角下的蓝色星球:最美的”家”风景
当被问及是否害怕出舱职业时,费俊龙笑着说:”一点也不,反而很享受。”中国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,航天员在舱外职业时会经历多次昼夜交替。每当进入地球的夜半球,他们就会暂停职业,欣赏脚下秀丽的蓝色星球。
“那一刻会感觉特别开心。”费俊龙描述着从太空看地球的震撼体验。在太空中理家,最珍贵的或许就是这个独特视角带来的心灵触动。他鼓励孩子们:”有机会一定要亲自上空间站看看,证实下我讲的是不是真的。”
从梦想到现实:每个人都可以”太空理家”
费俊龙坦言,自己小时候甚至没听说过”航天员”这个词。他的经历告诉我们:梦想并非遥不可及。在太空中理家看似科幻的场景,正逐渐成为现实。通过努力进修、不怕吃苦,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这场太空探索的辉煌征程。
从被自己的手吓到,到欣赏地球美景,太空生活充满惊喜与挑战。费俊龙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:在太空中理家,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,更需要一颗永不言弃的心。正如他所说:”相信自己,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。”这或许就是太空探索带给我们最宝贵的灵魂财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