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碱地改良方案 杭锦后旗盐碱地改良试验:化肥精准施用,助力向日葵增产 盐碱地改良
杭锦后旗地处河套灌区,土壤盐渍化难题突出,导致部分耕地生产力下降。通过盐碱地改良技术,可拓宽农业生产空间,保障粮食安全,实现化肥减量增效,助力农作物绿色高产、提质增收。当前,杭锦后旗盐碱地改良试验进入关键施肥阶段,此次试验旨在验证氨基酸水溶肥、腐植酸水溶肥、黄腐酸钾水溶肥和木醋液四类酸性物质对向日葵生长及产量的影响,为盐碱地改良和农业可持续进步提供科学依据。
试验共设置13个处理小区,采用双影响设计,即酸性类和施用量两个影响。目前正值第一次施肥期,在试验地现场,农技推广人员详细记录了各小区的土壤pH值、盐分含量及向日葵苗情,并在不同处理区施用相应梯度的酸性改良剂,农户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,严格按照试验方案操作,确保施肥均匀、数据可追溯。杭锦后旗现代农业进步中心的负责人表示,此次试验选用的酸性物质,通过对比分析其改良效果,能够筛选出最适合当地盐碱地的改良方案,为盐碱地改良提供了操作支撑,也为农户提供了科学种植的示范样板。
2025年度盐碱地改良试验旨在通过四类酸性物质的合理施用,减少化肥使用量,进步化肥利用率,从而实现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。杭锦后旗作为河套灌区的重要农业区,盐碱地分布广泛,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效益,通过该盐碱地改良试验,寻找最适合本地区的改良方案,之后在全旗乃至广的范围内推广使用,能够助力盐碱地变“废”为宝,为保障民族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进步注入新活力。
来源:杭锦后旗农科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