树木支撑杆拓展资料
树木支撑杆拓展资料第一篇
苗木支撑是施工工艺中的重要一环,美观、牢固的支撑是园林景观效果与苗木成活的重要保证。
一、规则
苗木支撑以牢固、美观为规则,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合适支撑。
二、材料选用
一、支撑材料
(一)常用支撑材料有杉木杆、松木杆、桉树杆、竹竿与钢管,严禁使用带皮桉树杆,建议杉木杆去皮使用,钢管选用普通钢管刷漆或包金布美化后使用;
(二)支撑材料不得老旧腐朽,必须干直,无病虫害;
(三)广东、福建、海南、广西等台风受灾地区及风力超八级区域,需选用钢管支撑。
刷漆处理后钢管效果
未处理支撑效果
二、材料采购
(一)所有施工项目需要进场前三零天提交申请,杉木杆、钢管由集团统购,其他材料由分公司自行采购;
(二)现场需准备常用绑扎材料,如扎蔑、铁丝(一二-一四号)垫衬物,选用钢管支撑的还需准备扣件,若无,需同支撑杆一同提交申请。
三、支撑选用与标准
一、不同情景下支撑的选用
(一)树池
统一采用四角支撑,可根据实际情况加横杆进行加固,湖边大型树池苗木,在不影响行人走动和景观的情况下,可拉线辅助,并做警示标志。
(二)行道树
统一采用四角支撑,支撑杆路线需保持一致,打开角度、支撑高度相同。
(三)片植苗木
可根据苗木大致及片植情况,选用网状支撑,并在内部增加支撑杆,竹林选用细竹竿网状支撑。
(四)组团
组团内苗木可根据苗木大致、高度采用“n”字型支撑、三角支撑、四角支撑,其中胸径小于二五cm时宜采用三角支撑,胸径大于等于二五cm时,宜采用四角支撑,超大树可采用“井”字型四角支撑或多角支撑,必要时拉线辅助。
二、规格选用
(一)高度,三角或四角支撑的支撑点宜在树高的一/三-二/三处;
(二)角度,三角支撑一般倾斜角度未四五°-六零°,以四五°为宜,四角支撑支撑杆与树干夹角三五°-四零°;
(三)路线,三角支撑一根支撑杆须在主风向位,方形树池各支撑杆须分布在各直角位,树阵、树池、行道树支撑路线须相同。
(四)加固,为增加支撑稳定性,可支撑杆基部增加锚桩固定。
三、质量标准
(一)三角、四角支撑及水平支撑的各支撑杆要粗细一致,整齐美观;
(二)作行列式种植及片植的同一树种,其支撑杆的设置路线、支撑高度、支撑杆倾斜角度应整齐一致,分布均匀;
(三)支撑杆要设置牢固,不偏斜、不吊桩,支撑树干扎缚处应夹垫衬物,以防磨损树皮。
四、检查
一、每月对项目支撑情况抽验、加固一次。
二、台风或大雨前后,需对苗木支撑全面检查、加固一次。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树木支撑杆拓展资料第二篇
在园林绿化苗木的移植经过中,苗木栽植之后开头来说要做的两项职业就是浇定根水和搭设支撑架。
其中,苗木栽植后浇定根水的主要目的——就是为了避免根系或者土球的悬空。
图为浇过水的苗木
苗木栽植之后及时浇灌定根水,可以有效地避免苗木根系或者土球的悬空,让苗木的根系或者土球与土壤紧密接触,这样才能利于根系对土壤中水分以及各种养分的吸收,使新根快速萌发,让苗木较快地达到自给自足的能力,快速成活。
而,苗木栽植后搭设支撑的主要目的——则是为了避免苗木的晃动、倾斜或者是倒伏。
苗木栽植之后,虽然土球根系等被土壤覆盖、压实,然而根系还没有完全恢复,
没有几许新根,抓地能力较差,此时如果遇见大风或者人为的晃动,刚刚萌发的新根就很容易发生断裂,不易于新根的萌发。
而且树干发生晃动时,在树干的基部很容易形成空洞,这些空洞在遇见降雨时很容易发生积水,影响苗木的根系生长。
另外,如果遇见台风等大风天气时,这些没有搭设支撑的苗木很容易发生倒伏,直接影响苗木移植的成活率。
因此,对于这些新移植的苗木,尤其是树冠较大或者是全冠移植的一些常绿苗木,合理地搭设支撑尤为重要。
苗木移栽之后浇水与搭设支撑都是特别重要的,然而这两项职业谁先谁后,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,今天在这里我就给大家简单地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经验,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!
在苗木移栽之后,其实是需要先搭设支撑,接着再进行浇水的。
这主要是由于苗木移栽之后,虽然我们会对回填的土壤进行分层夯实,然而这些土壤与原土壤相比还是比较虚的。这种情况下,如果我们移栽树冠大、树盘小的苗木,在未搭设好支撑时就先浇水的话,这些栽植时扶正的苗木就很容易发生倾斜,如果再遇到大风大雨的天气之后,这些苗木则更是一吹就倒,即使风停之后我们将这些倒伏的苗木重新进行扶正,并且搭设支撑,这些苗木的成活率也会大打折扣。
如果是栽植之后,我们一直不搭设支撑,那么即便是一些已经开始慢慢生根发芽的苗木,遇见大风时也很有可能会被刮倒,把那些刚刚萌发的新根弄断、或者撕裂;这些生根萌芽后又倒伏的苗木,成活率往往会更低。
因此,对于这些树冠较大的苗木,在移栽之后必需要先搭设好支撑再浇水,这样才可以有效避免苗木的倒伏!
在进行树木移植时,并不是所有的苗木都需要搭设支撑,需要搭设支撑的主要有下面内容几类苗木:
一、树冠较大,根系较浅的苗木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头重脚轻”的苗木。
二、栽植地是沙性土壤的苗木,沙性土壤的固定能力较差,苗木更容易晃动和倒伏。
三、栽植地多风的苗木,苗木需要承受的风力较大,树木更容易发生晃动或者倒伏。
对于这几类苗木,在进行移栽时,最需要搭设支撑。
在前文中我们讲到,在苗木移栽完成之后,我们需要做的开头来说就是搭设好支撑,接着再进行浇水。
在对苗木搭设支撑架时,我们常采用的技巧主要有三角支撑法、四角支撑法、“井”字支撑法、“门”字支撑法等。
其中“门”字支撑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主干较低的小乔木,比如桃树、李树、樱花等;
图为“门”字支撑架
而,三角支撑法、四角支撑法不仅支撑效果比较稳定,操作起来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,主要适用于一些树干较为明显中型大致的乔木,是目前来说行道树苗木移植中使用最多的两种支撑技巧;
“井”字支撑法,可以说是几种支撑技巧中,最为牢固的一种支撑技巧了;主要适用于一些主干高大、树冠丰满、树身较大的苗木,比如银杏、水杉等,移栽时一般都会选择这种支撑技巧进行。
几种支撑架的具体搭设技巧,在这里我就不再进行详细的讲解了。
我主要说一下,在搭设支撑架时我们都需要注意的一些重点事项:
一、在搭设支撑时,支撑架高度、角度一定要合理,使个个支撑架受力一定要均匀,避免苗木倒伏。
二、在搭设支撑时,其中一根支撑杆必需要在移植树木的下风口处;
三、在搭设支撑时,必需选择使用铁丝或者专用支架带来固定树干,完全不可以直接使用铁钉将木棍钉到树干上;
这主要是由于使用铁钉直接将木棍钉到树干上,这些铁钉会在树干上形成伤口,这些伤口会成为蛀干害虫和病菌危害苗木的重要侵入途径。
图为树干上用来固定木棍的铁钉
而这些木棍在树木成活之后,如果不及时进行拆除时,还很有可能会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,使苗木的主干变得畸形。
图为用铁钉固定的木棍已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
四、在搭设支撑时,用来固定树木树干的固定环,必需是上下可以移动的,不能直接拧死;
这主要是由于,我们搭设支撑架主要是为了固定苗木不左右移动,然而上下还是要可以活动的,这样在浇水之后,苗木根系或者土球下沉时才不会伤害到苗木的树干和树皮。
五、在搭设支撑架时,固定树干的铁丝或者支架带与树皮接触的地方,一定要垫上保护层,避免树皮被铁丝等蹭破;
图为固定树干的支架带与树干接触处用保护棉进行保护
六、在搭设支撑架时,每一根支撑杆的支撑点,一定要深挖垫砖,这是支撑架是否稳定的关键。
好了,苗木移栽之后是先搭设支撑还是先浇水,以及怎样搭设支撑的难题,今天就给大家简单分享到这里了。
我是头条号园林郎中,大家可以关注我,每天为大家更新园林养护技术聪明,以及植物的小秘密!
树木支撑杆拓展资料第三篇
一般新栽的苗木或大树移栽完成后,由于根系尚未扎深扎实,极易摇晃,特别是常绿树和树冠较大的落叶树种,即使是带土球的树木,难免会被大风吹动,甚至被风吹倒。对树木成活影响极大。对于这样的苗木需要树木支撑。打撑架扶持,主要可以稳定树干,使根系与土壤保持紧密接触,有利于新根生长。在移植苗木时用草绳绑扎,也是同样道理。
苗木需要树木支撑,没有硬性规定。其主要影响就是为了树木的正常生长。一般对于园林树木树干支撑,最常见的有下面内容几种方式:标杆式扶桩、扁担式扶架、三角形扶架、连排网络形扶架、以及井字形支柱等。例如,井字形支撑:也叫四角支撑,在树干四周均匀固定四根木桩,顶部向树干倾斜,接着在支柱上部用短木棒两两连接木桩,合围形成四边形,与树干固定即可。
比如,对新移栽的乔木支撑的技巧,一般需用三角支撑,三根木桩均匀分布在树干周围,木桩上部与树干捆绑扎牢,木桩下部紧密接触地表避免陷入;支撑应牢固,支柱立于土堰以外,深埋三零cm以上,将土夯实,支柱的路线均迎风。
树木绑扎处应垫软物,严禁支柱与树干直接接触,以免磨坏树皮。支柱立好后树木必须保持直立。
一、人工支撑的类型与技巧
虽然树木支撑是一项古老的园林操作活动,但真正意义上的改进也是近年来的事。传统使用的是铁箍、铁杆、铁链等技巧,既不美观,成本又贵,效率低,且常常会阻碍树液流动,不仅达不到支撑影响,甚至造成新的腐朽和死亡。这篇文章小编将以南京某快速改造绿化工程为例,主要针对新移植的树木,目前使用较普遍的支撑技巧的尺寸及参数进行分析和拓展资料。
一、单支撑
在树木旁边、该地区常年风向一侧,与栽植植株树干平行立支柱。常在定植前于定植穴中心点立一直立支柱,待培土完成后把支柱上端和近地处分别与树木主干扎牢,防止大树晃动。为避免树干磨伤,且不影响树干的增粗生长,应在支柱与树干之间填加松软的垫衬物,绑扎时在支柱和树干之间适当留出空间,这类型的支撑现在在园林工程中鲜少运用。
单支撑立面图
二、门字形支撑(扁担桩)
多用于带土球树木和行道树栽后支撑。用两根木桩或水泥桩在垂直于常年风向的树干两侧打入土壤中。打入深度约为桩长的一/三,地上部分桩高约八零~一二零cm,使两桩和树干位于同一直线上。两桩打稳后,再用第三根木棍(又称扁担木)将树木和两根木桩绑扎固定在一起。绑扎时需用竹片或草包、麻布片、棕皮等软物将树干衬裹保护,以防摩擦损伤树皮。两桩之间的距离取决于树穴大致,要求将木桩打入树穴外围的原土中,这样较稳固。待根系能起到良好固地影响后即可拆去支架,一般定植后保存一年。在纬一路绿化工程中,此种支撑主要用于胸径五~八cm的乔木如高杆女贞、栾树等,或者分支点低的花灌木如红枫、高杆红叶石楠等。
门字型支撑剖立面图
三、三脚支撑
这种形式常用于带土球的树木及一些名贵树木,以及人员活动较频繁的场合。宜在树干高二/三处结扎,用毛竹或杉木固定,三角撑的一根撑干(绳)必须在主风向上位,其他两根可均匀分布,入土处用斜桩固定,斜桩采用杉木,长度七零cm,入土深度四零cm,用镀锌八铁丝绑扎,扎缚处应垫软物(橡皮垫)。在风大树冠大的情况下,可横向再绑三根短支撑材,形成双三角形,进一步加固树木支撑,也可采用扁担桩和三角桩结合的方式。这种扶撑方式用材较多,成本也较高,但到目前为止是工程项目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形式。在快速化改造绿化工程中,此种支撑主要用于胸径八~一零cm的乔木如杜英、金钱松等。三角形支撑的稳定性强,因此支撑大树时,无论风从哪个路线刮来都能保护大树不动摇,有利于新根的生长。
三脚支撑立图
四、人字形支撑
大树栽植好后,在树的两侧各立一根斜撑支柱,构成“人”字形。有时为使支柱牢固,也可以与树干成三角,利用树干作支柱,接着将支柱和树干绑牢,防止根系晃动。这种支柱虽然所用材料较少,但稳定性相对较差,适合于行道树,支架路线与道路平行,对人行道的妨碍较小。
五、四脚支撑
四角支撑的技巧与三角支撑相似,小头直径>cm,加设一根支撑桩,增加支撑的稳定性。
四脚支撑平面图
四脚支撑平面图
六、井字形支撑
为使支撑牢固,常使用字形支撑方式。在树干四周均匀立四根支柱,均向树干略倾斜,上部以四根适当长度的横杆与支柱固定,四横杆围合成方形后即将树干固定在中央位置上。井字形支柱的稳定性非常好,但所用材料较多,且造价较高,通常适用于一些株型较大的苗木。
七、钢索支撑
高达七m以上的景观树,普通支架难以支撑,既影响树木成活率,又易形成安全隐患。采取钢丝绳四点斜拉支撑的技巧,在树木顶端一/三处套一个钢箍,内垫软布,防止磨损树皮,在钢箍上安设四个钢环,每个钢环穿一根一cm粗的钢丝绳,分别从四个路线呈四五°角拉向地面,用铁楔钉入地面七零cm固定,以此形成牵制,避免树木向任何一个路线倒伏,既坚实牢固,又美观大方。
三脚钢索支撑平面图
四脚钢索支撑平面图
八、横拉依托支撑
成片或双排密植的树木,由于间隙较小,如使用普通支撑,既影响景观效果,又造成材料浪费。因此,可采取成片横拉互为依托支撑的技巧。先利用支撑材将两排树木分别横向相连,接着在行间呈“X”字形绑支撑材,使行与行、树与树之间形成互为支撑,互为依托之势,以此加固树木,既增强固定性,又节省材料,同时美观整齐,与密植树木相映成景,独具特色。
二、支撑杆的质量标准
支撑杆的种类
在园林绿化工程中,多年以来树木支撑杆一直采用杉木、竹子、钢管及拉索等,杉木多用于北方,南方多用杉木和竹子,钢管及拉索材料常用于大树支撑。现如今,为了园林工程良好的景观效果,树木支撑架的材质也得到改良,多采用新型塑料支撑杆。新型的塑料支撑杆具有强度高、重量轻、颜色可调节、整齐划一、耐腐蚀、不怕雨水以及安装和拆卸方便、节省大量的铁丝和人工工资等特点,目前应用也较为广泛。
支撑杆的质量要求
(一)必须具备一定的硬度,材料不得老旧腐烂。
(二)由于支撑是园林工程中必不可少的,其具备功能性的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美观性。
(三)如果选用天然材质如杉木或者竹类支撑杆时,因其与树木直接接触,不得携带病虫害。至于支柱多深才会牢固,应视土质松软度而定,根据树种及高度可以增减。
三、乔木支撑质量验收要求
连接树木的支撑点应在树木主干上,且连接处应衬软垫,应绑缚牢固;
支撑物、牵拉物的强度能保证支撑有效;
常绿树支撑高度为树干高的一/三,落叶树支撑高度为树干高的一/二;
同规格同树种的支撑物、牵拉物的长度、支撑角度、绑缚形式以及支撑材料宜统一。
一、直接观察
二、晃动支撑物
三、每五零株为一个检验批,不足五零株的全数检查。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